<noframes id="pbrxz">

          <form id="pbrxz"></form>

          政府提前收回特許經營權!西安一污水處理廠被強制接管

             日期:2021-12-31     瀏覽:505    評論:0    
          核心提示:政府提前收回水務或固廢項目的特許經營權,已經成為環保產業近兩年來多發的事件。
             政府提前收回水務或固廢項目的特許經營權,已經成為環保產業近兩年來多發的事件。

          近日,有讀者反映,西安市鄠邑區水務局依法取消了西安戶縣桑德水務有限公司第一污水處理廠的特許經營權。而桑德方面則對此持有異議,并已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其實,不光是西安,《環保圈》查閱相關資料發現,最近兩年,在西寧、銀川、武漢、濟南等城市都曾發生過類似的政府提前收回水務或固廢項目特許經營權的事件。

          究其原因,一方面與環保企業自身工作不到位有關,例如沒有及時完成提標改造任務,或是排放超標污水外溢等;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環??己巳找鎳栏?,地方政府在環保方面的壓力越來越大,要求也就越來越嚴了。


          西安一污水處理廠被強制接管

           

          據了解,西安市鄠邑區第一污水處理廠的項目,最早開始于2007年。

          2007年7月,北京桑德環保集團有限公司與陜西省西安市戶縣(現已更名為鄠邑區)人民政府簽署《戶縣污水處理廠西廠及回用水工程BOT項目特許經營協議》,投資9871.58萬元,興建戶縣第一污水處理廠。項目的設計規模為6萬m³/天,特許經營期30年(含建設期)。

          2009年12月31日,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建成并投入運行。截止今年,戶縣污水處理廠已經運營了近12年,特許經營期還剩下16年左右。

          到了2020年5月,由于鄠邑區城市發展規劃和生態環境建設的需要,雙方又簽訂了一期項目的補充協議,決定對該污水處理廠進行提標擴建。項目總投資2.4億元,分為三個階段實施。

          不過,到了今年1月26日,鄠邑區水務局卻突然對該污水處理廠進行了強制接管。

          地方政府為啥強制接管污水處理廠?今年6月24日,鄠邑區水務局發布“關于依法取消西安戶縣桑德水務有限公司第一污水處理廠特許經營權的公告”,在其中解釋了原因。

           

                                                                   

          原來,主要原因有兩個:

          1、西安戶縣桑德水務有限公司未按照特許經營協議約定,在2020年12月底完成一污提標改造及擴建工程;

          2、擅自將西安戶縣桑德水務有限公司特許經營權項下的收費權分別質押給哈銀金融租賃有限責任公司、民生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此,鄠邑區水務局認為桑德方面“未按照特許經營協議約定履行義務,損害公共利益,已構成嚴重違約行為”,所以依法實施接管。

          也就是說,一方面桑德沒有按時完成提標改造任務,另一方面桑德又把項目的收費權質押給了銀行,所以地方政府才決定強制接管。

          9月23日,鄠邑區水務局向西安戶縣桑德水務有限公司發出《關于解除特許經營協議的通知》,通知解除《戶縣污水處理廠西廠及回用水工程BOT項目特許經營協議》及相關補充協議,要求按照《特許經營協議》第17.4條、第17.5條移交污水處理廠所有設施的權利和權益。

          不過,桑德方面認為,之所以沒有及時完成提標改造工程,是由于地方政府拖欠了水費870萬,致使公司資金使用雪上加霜,嚴重影響了工程建設。

          隨后,雖然政府支付了所欠的部分水費,但主管部門又強行采用“資金監管”的方式把資金支付給了建安施工單位,致使設備預付款無法支付,導致項目未按期完成。

          而對于“收費權質押”的問題,桑德方面認為,國家規定的是項目資產不能抵押,但未對收費權質押做出約定。在項目沒有融資,應收賬款欠費的情況下,他們這么做也“實屬不易”。

          此外,由于雙方的訴訟還未結束,地方政府就發布招標公告,為第一污水處理廠重新采購供應商,桑德認為這屬于“還沒離婚就開始再婚”,也是不合法的。

          要知道,今年9月16日和10月21日,桑德方面已就此案件分別向西安鐵路運輸法院提起了行政訴訟。

          他們認為,如果政府方面認為公司不再適合繼續經營本項目,公司愿意將項目建設運營權按市場規則合理轉給有實力企業繼續完成后續建設和運營;政府如有意收回項目,也希望以回購項目的方式公平合理地與公司評估結算。

          但是,如果不問原因只是按照表面現象追究所謂的違約責任,他們覺得“實難接受”。


          政府提前收回特許經營權多發

           

          桑德與鄠邑區水務局的糾紛,大概經過就是這樣。

          關于雙方誰是誰非,可能還需要法院給出明確的答案,相信各位讀者也有自己的判斷。

          不過,從這起案件中,《環保圈》發現了一個趨勢,就是類似這樣“政府提前收回水務或固廢項目特許經營權”的事件,近兩年已經越來越多了。

          最早,大家可能還記得2015年,西寧市政府決定提前收回鵬鷂環保擁有的西寧市第一污水處理廠特許經營權及西寧市第三污水處理廠委托運營權的事。

           

          ▼2015年時《南方周末》對此事的報道

                                                                    

           

          最終,雙方達成和解,西寧污水向西寧鵬鷂支付了489萬元資金占用費,以及特許經營補償款11,406.39萬元。

          去年7月,在寧夏銀川,地方政府也提出要將達力環保擁有的銀川第一污水廠特許經營回購,引入新的再生水處理廠。

           

                                                                                             

           

          最新消息是,今年6月28日,達力環保已收到政府的書面通知,要求從7月6日起將所有污水轉流至第三方處理廠,并由銀川市市政成立委員會核實第一污水處理廠的資產,以與達力(銀川)落實補償協議。

          桑德、鵬鷂和達力環保的這三個例子,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是發生在西部省區。

          其實,中東部也有類似的情況。

          去年5月,《楚天都市報》報道稱,湖北科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下稱“湖北科亮”)在河北省涿州市投資了一個污水處理項目,合作期限不到三分之一,卻被當地政府強制解約。

          原來,2011年2月,湖北科亮與涿州市政府簽訂涿州市松林店鎮污水處理廠BOT項目特許經營協議,出資3300余萬元建成污水處理廠。但到了2019年7月,政府卻要求涿州科亮與北京一家公司洽談股權轉讓框架協議。

          若至2020年2月7日未完成股權轉讓,則松開區管委將強制解除特許經營協議,并強制接管。

          還有,在山東的濟南,2015年9月,濟南市環保局也曾依法終止某固廢公司的特許經營協議。


          環??己藟毫Υ罅?/strong>

           

          為什么這兩年,有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選擇提前收回水務或固廢項目的特許經營權?

          首先,與地方政府的環保壓力有關。

          以桑德在西安市鄠邑區的例子為例,當地之所以開展污水處理廠的提標改造,就是出于“改善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質量”的要求。

          2020年4月29日,西安市生態環境局和市水務局曾召開城市污水處理工作會,市生態環境局水生態環境處處長趙學功表示,城鎮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作是貫徹落實總書記講話精神,打好碧水保衛戰,改善流域生態環境質量的應有之義。

           

          ▼圖片來源:西安生態環境

                                                                                             

           

          而按照《陜西省黃河流域污水綜合排放標準》的明確要求,自2020年4月1日起,設計規模大于等于2000立方米每天的城鎮污水處理廠也應達到A標準(也就是準Ⅳ標準)。

          此外,《西安市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生態西安實施方案》《全域治水碧水興城西安市河湖水系保護治理三年行動方案》還要求,到2020年年底前,全市城鎮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率要達到70%,2021年則要全部完成。

          趙學功表示,各城鎮污水處理廠要圍繞“達標”這個最基本的要求,克服困難,加大投入,倒排工期,確保任務完成。市水務局、市生態環境局也將加大督導檢查力量,對提前完成提標改造的企業,進行通報獎勵;對不能按期完成提標改造任務的、或者廢水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進行通報批評。

          正是因為各方面都有著明確的要求和期限,所以政府才對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如此重視。以至于當鄠邑區第一污水處理廠未能按時完成提標改造及擴建工程時,政府依法取消了其特許經營權。

          其次,也與環保企業自身工作不到位有關。

          桑德的例子就不用說了,主要原因是未能按時完成提標改造及擴建工程。

          鵬鷂環保在西寧的例子,地方政府的主要理由也是“資金投入不足、管理不善、運行不暢,造成污水直排湟水河,給湟水河造成了嚴重的污染”。

          湖北科亮在涿州的例子,地方政府的理由是“公司在履行合同過程中,存在污水外溢、出水水質排放不達標并造成重大環境污染問題等嚴重危害公眾利益的情形,同時亦存在私自轉讓股權等嚴重違約事項”。

          濟南那個固廢項目,原因則是“項目具體選址工作過程中,因附近村民不配合,導致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無法完成,后續無法推進”。

          總之,環保企業沒能及時完成工程,或者處理不達標,就給了地方政府以理由,使得他們有借口提前收回特許經營權。

          第三,環保企業也有自身的苦衷。

          像是桑德那個例子,他們的一個重要理由就是政府拖欠水費,高達870萬,使得公司資金鏈“雪上加霜”。

          應該說,地方政府拖欠水費,是環保行業的一個通病,特別是在西部、東北、內蒙等地,這種情況尤為嚴重。

          這種情況怎么辦?可能也只能是選擇項目時謹慎一點,盡可能地選擇地方財政狀況好一點的區域吧。

          環保企業的另一大苦衷,就是“進水超標”。

          鵬鷂在西寧的例子,還有湖北科亮在涿州的例子,導致出水超標的都是這個原因。

          關于進水超標導致的出水超標問題,《環保圈》也探討過好多次了,目前似乎也沒有太好的辦法。環保企業只有做好自己的工作,盡可能地保證出水達標,一旦發生異常情況及時向政府報告。

          總之,以上3點原因,可能是造成近年來,許多地方政府提前收回特許經營權的主要原因。

          其中,第二、第三個原因是一直存在的,第一個原因則是主要變量,正是因為地方政府的環??己嗽絹碓絿?,才導致他們的環保壓力越來越大,有時候也就不得不采取一些“非常手段”了。

          而對環保企業來講,除了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之外,看清目前的形勢變化,做好污水處理達標工作,盡可能地保證現金流充裕,可能是應對這一變化的最好辦法。

          值得注意的是,在山東濟南那個案例中,固廢企業也曾將地方政府告上法院。但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審理認為,固廢企業無法繼續開展醫療廢物集中處置業務,嚴重影響社會公共利益,故協議終止的法定條件成立。

          也就是說,按照法律的判斷,環保企業無法完成工作,會“嚴重影響社會公共利益”,所以政府提前收回特許經營權也是正確的。


           
          打賞
           
          更多>同類環保資訊
          0相關評論

           
          综合日本在线观看三级,精品欧美乱伦自拍_ 综合乱伦自拍无码,欧美综合自拍日本

                  <noframes id="pbrxz">

                  <form id="pbrxz"></form>